日前,省科技廳發布“2014年浙江省技術創新能力百強企業”名單,浙江聯宜電機股份有限公司榜上有名。“創新,是我們制勝的一大法寶。唯有創新,才能推動產品轉型升級,奪取更高的產業高地。”在談到企業發展的秘訣時,聯宜電機公司品牌總監曹生煒這樣說。
公司一直致力于節能環保、健康休閑產業的創新,已形成節能電機、減速機構、電子制品、電氣產品等四大類300多個規格3000多個品種年產680萬臺的產能,產品出口到歐洲、美洲、大洋洲、東南亞等100多個國家和地區。作為行業龍頭企業,聯宜電機公司每年的科研經費投入在同行業處于領先地位。

聯宜電機公司常年設有員工創新獎,凡有利于公司發展、有利于提高效益的改進和創新舉措都能獲得獎勵,少則幾十元,多則上千元,年終還可根據“創新分數”獲得特別獎,并與員工評優、晉升掛鉤。
從2009年開始,聯宜電機公司還在創新獎的基礎上推行“用員工姓名命名創新成果”工作制度,只要員工在操作、管理、工藝等方面有創新、有絕招,不但可獲物質獎勵,還可用自己的姓名來命名該項成果。年僅23歲的焊工胡權明,將焊接操作規范的純文字版改造成直觀易懂的圖文結合版,適合不同文化程度的人操作,大大提高了產品合格率,他的這一成果被命名為“胡權明焊定子工作法”。
這些舉措有效激發了員工創新積極性,在聯宜電機公司內部,現已形成濃厚的互學互比氛圍。
除了內部挖潛,聯宜電機公司還注重外部借力,院士工作站就是其中一個重要載體。聯宜電機公司早在2004年就與院士結緣。當時,公司作為起草直流無刷電機國家標準的組長,在東陽組織召開研討會,恰逢中國工程院院士唐任遠出席會議,雙方在交流探討中一拍即合,建立了合作關系。2011年,聯宜電機院士專家工作站正式建立。唐任遠和他的團隊定期到公司開展技術指導和人員培訓,聯宜電機公司在內部配備了專門的辦公場所,方便院士專家在東陽工作和生活。目前,院士工作站有技術人員112人,包括院士1人、“國家千人計劃”人才1人、博士20人、高級工程師35人,2011年成為金華市級院士專家工作站。該公司還先后與清華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西北工業大學、中科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等合作建立了院士專家團隊,取得了不錯的成果。
目前,聯宜電機公司已擁有專利2000多項,其中發明專利220多項、國外專利200多項,堪稱業內的專利大戶。這些成績的取得,與建立院士專家工作站密不可分。據了解,聯宜電機公司與院士專家合作的技術成果新增銷售近3億元,新增就業崗位300多個,通過知識產權轉讓獲取經濟效益1000萬元。
聯宜電機公司還注重建立標準化體系,通過實施標準化來提高企業的品牌含金量。在聯宜電機公司內部,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是公司標準化最高管理機構。標準化管理委員會辦公室主任由公司總經理兼任,負責企業標準體系的建立、實施和監督,處理標準化委員會日常事務。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明確各個部門負責的標準體系,在標準體系表的制定、完善過程中,各部門充分協商、討論,形成統一意見。
去年12月,在一場技術成果競價拍賣會上,聯宜電機公司打敗省內其他兩家企業,以480萬元的全場單項最高成交價拍得浙江清華長三角研究院的“高精度伺服驅動器關鍵技術”。該研究院作為國內頂尖的伺服電機研究中心,代表了中國伺服領域的最高技術水平。項目實施后,大大降低了聯宜電機的生產成本提高了產品性價比和國際市場競爭力,公司出口量顯著上升。同時,提升了企業產品的技術含量,加快企業轉型升級。從2013年該項目實現產業化至今,已實現銷售收入1540.81萬元、利潤164.26萬元,創造了70多個就業崗位。